`
庄表伟
  • 浏览: 1137320 次
  • 性别: Icon_minigender_1
  • 来自: 上海
社区版块
存档分类
最新评论
文章列表
今天介绍四本小说,都是我看了又看,回味再三的小说。 《现在可以说了》,我看过的唯一一本以色列作家的作品。都是3~5页的短篇,却常常笑得我肚子痛。印象最深的,是一篇用第一人称写一个男人在即将做父亲之前的心理 ...
最近一条关于彩票的消息,非常的引人注目。 一张双色球彩票,单式20倍投注,总奖金1.02亿元,11月27日,甘肃省嘉峪关一位彩民创下我国彩票有史以来单人中奖的最高纪录。(link) 这让我联想到了以前看过的一部悬疑小说《彩票中奖者》,一个记者在统计历次彩票中奖者的下落时,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,大多数彩票中奖者,都没有在一夜暴富之后,过上幸福的生活,而是迅速的挥霍一空,陷入比过去更严重的贫穷之中,甚至因此而自杀。但是在某一期彩票之后,所有的彩票中奖者,都生活得非常好,拥有持续稳定的投资收益,而且无人自杀。这实在是太奇怪了,经过深入的调查,他才发现,这些所有的中奖者背后,都有同一个人在暗中操纵,通 ...
关于儒家的话题,我有很多想说的话,但是却一直没想好怎么破题,有点茶壶里的汤圆,倒不出来的感觉。 最近在看王小波的《我看国学》,总算是看出点破绽来,就从他这里下手吧:) 王小波是这么说的: 现在可以说,孔孟 ...
每天写blog之前,总要在心里打一打腹稿,本来今天想写的题目是《儒家的那些道理》的,不过这么正儿八经的话题,实在是需要更多的酝酿准备,所以还是先缓一缓,写个轻松的话题吧。 美国电视连续中,出了很多爆笑的喜剧,出来之前介绍过的,最为经典的《成长的烦恼》之外,还有很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 《Friends》,绝不输于《成长的烦恼》的经典中的经典,有很多朋友据说看过十多遍,还在不断的回头再看。人物,对话,情节,最重要的是朋友之间的感情,简直是样样都好,我也不用多说了。唯一的美中不足是:因为都是成年人,所以不能像《成长的烦恼》那样,人物有一个明显的变化过程,也因此可以创造出更丰富的剧情。 《How I ...
我还记得这套书,我是在上海书城买的,那天我去逛书店,随手拿起一本书,好像只是因为上面画着一只仿佛张着嘴在笑的绵羊。书名叫《大地之歌》。在封面上有一句口气很大的话:“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兽医作家写下最温馨趣 ...
这是一套三本的书,我很少买小说,很少买外国书,更不说是一个法国作者的,关于蚂蚁的书。但是,与书的缘份是很奇妙的。当时在书店里,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,就买了第一本《蚂蚁》。然后自然是无可抑制的把后面两本买回来了。 这是三本什么书呢?首先它是小说,描写人与蚂蚁的小说,在故事的一开始,两个世界并无关联,两个故事自然也各自平行发展。到后面世界碰撞,文明相遇,相互激荡,革命爆发。汇成了最后的大高潮。 其次,他是一部科幻小说,因为人与蚂蚁的沟通交流,远远超过我们现有的科技能力,但是在书中,却成为现实。但是在我看来,科幻只是一个载体。 再次,他是一次蚂蚁知识的生动科普,有书评这么推荐:法国《新观察者》报所说的 ...
据说,现在国学是越来越热了,但是,什么是国学,好像没什么人说得清楚。是文言文?竖版书?是四书五经?是之乎者也?是那些当年被五四青年们彻底打倒了的旧学?是传统文化的精髓?是封建阶级的糟粕? 那么,什么是 ...
今天,我的表妹兰海的新书《孩子需要什么》,已经可以在当当和卓越上购买了。这当然是一件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,但是,在我看来,却真的不值得太高兴。不过又是一本平庸的教育图书而已。 但是,我知道,这曾经是一本 ...
在看了黄仁宇的《万历十五年》之后,我开始对历史,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但是那时候还是没头的苍蝇,就跑到书店去乱买书,也真是奇妙的缘份,我随手买回来了一本钱穆先生的《中国史学名著》。本来是打算作为一本今后的 ...
关于历史的书,我看了不少,最初引我入门的,就是黄仁宇的《万历十五年》,在此之前,我几乎对历史毫无兴趣,毕竟中学的时候,一直学的是理科,对于文科的东西,尤其是需要背诵的那种枯燥的玩意,自然是应付了事。 等到有机会看《万历十五年》,才发现,原来历史是那么有趣的一门学问,他不仅仅是古代发生过的真人真事,而是一门值得深入研究、反复思考的学问。历史之所以诱人,并不在于过去发生了什么,而是我们认为过去发生了什么,我们怎么理解那些事件之间的关系,历史中的人与历史大势之间,又是怎样一种关系。因果、趋势、英雄与时势、偶然与必然等等话题,都让我越来越着迷。 黄仁宇几乎一直在宣传自己的“大历史”观,对于这个观点,我的 ...
村上春树还需要介绍吗?他的小说已经有太多的人读过了,有太多的人喜欢了,我也只能简简单单的说一句:“我和很多人一样,喜欢村上的每一本小说,和每一本随笔集。” 大概在99年的时候,我最早读到了村上的《挪威的森林》,怎么形容呢,就像一个人慢慢地,慢慢地走向越来越深的海底,越来越透不过气来,却又无法停止不向前走。等到小说看完,整个人都有一种虚脱感,很长时间都没有缓过劲来。 再后来看《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》,看《舞!舞!舞!》,看《寻羊冒险记》,每看一部,就又生了一场大病的感觉。一种深重的无力感,特别是村上书中反复出现的“说不好”,“表达不好”的那种状态,也传染到了我身上。我感觉很坏,但是又“表达不好” ...
之前的blog,都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回忆的,说实话,回忆虽然很美好,但是也的确相当的模糊了。对于好书、好电影的评论介绍,都只能泛泛而谈,所以我打算交替的写一点最近在看的书、电影和美剧之类,也是一个调剂。 第一 ...
我在大学的业余生活,主要分为两个阶段,在第一二年,我在搞推销,做生意。最初是自己一个人搞图书推销,2~3百块钱的那种大部头书,比如《票据法》《合同法实务全书》这种书。我在一个大书包里背上四五本,最多的一次 ...
我在1993年进了大学。大学里的第一年,是最幸福的时光。因为当时学校居然同时开放了三四家电影厅和录像室,一周七天,从不间断的放着或中或西、或港或台、或新或旧、或平常或三级的片子。唯一的苦恼,是如何选择、排列与组合,包括同时采取合法与非法的手段,用有限的资金看尽可能多的片子。 到了第二年,学校就只允许在周末放电影了~~~ 当时学校里放映条件最好的,是新图书馆大楼上的外教视听室,不定期开放,只放最新的外语原版片。一方面是价钱相当贵,一方是自己外语相当差,那地方我很少去。但是,有一次全校几乎万人空巷的排队去外教室看一部片子。莎朗斯通的《本能》!一部不需要什么外语能力,就能理解的片子:D。当时,就是 ...
在读中学的那段时间,升学、高考的压力,始终存在。读闲书,一直受到老师、父母相当严密的监控。有很多有趣的、奇特的读书方式,以后再也没有使用过。 1、走路看书 为了看书,我那时候会选择不坐公共汽车,走路回家,然后走在路上捧着一本书,旁若无人的边走边看。现在想来,还真是挺后怕的。 2、躲在被子里看书 早睡早起才能身体好!所以每天上床的时间都是固定的,正好有些想看的小说还吊在那里没看完,那就只能等半夜躲在被子里看了。早早的就要先把书和手电筒藏好,然后闭目装睡。等到夜深人静,家里大人都睡下了以后,再悄悄的打开手电筒,在被子里蜷曲着看。一有风吹草动,就赶紧把手电筒关了。那种紧张刺激的感觉,至今记忆犹新, ...
Global site tag (gtag.js) - Google Analytics